月上黑猫

写一些书影评
晋江:月上黑猫

【书评】呼啸山庄[英]艾米莉.勃朗特

初次接触这部作品的时候其实是小学,源于我一个同桌“呼啸山庄超级好看!”这句话,然而从小学到初中几次尝试读都没有读进去。随后这本这本书一直闲置了很多年,直到今天才发现这是如此神仙的一部作品。(?我以前居然读不进去)

故事情节确实不算非常特别,无非是一个关于复仇和爱的故事,梗概就不写了。但这部作品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对黑暗社会现象的无情揭露,男主人公与命运、罪恶的不懈抗争,以及他那热烈的、疯狂的爱情。

此外,非常喜欢小说中的叙事手法,文章采用倒叙和插叙的形式,通过他人(且其中有转换叙述人)来讲述整个故事,这也是我写文爱用的手法。

一、关于希思克利夫的人物分析

希思克利夫的人物形象可以说非常丰满了,他是一个怎样的角色?文中的一个女仆人内莉,也是主要的故事叙述者,不止一次形容他是个“恶魔”、“吸血鬼”——但这些都源于他残忍的复仇手段。故事中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,我不认为希思克利夫本身就是个恶魔。他是个性情中人,他心中仍存有爱和善意,但他体内又流淌着暴虐和疯狂。希思克利夫一开始不过是个普通的孩子,他调皮捣蛋,他喜欢和凯瑟琳跑出去到处玩。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来自亨得利对他的虐待与欺压——“他对待希思克利夫的做法,足以使一个圣徒变成恶魔。”

所有的人内心都有阴暗面和光明面,希思克利夫的阴暗面就这样被助长了。暴虐、疯狂和那一股狠劲在内心滋长,直到占据整个灵魂。他开始为了复仇而不择手段,甚至变得病态而疯狂。他隐忍着,等待着复仇时机,做起事来又绝不手软。他几乎拥有着历史上枭雄的所有特性,即使那些手段是那样残忍而不堪入目,做法不值得提倡,却依然叫人佩服。

支撑他复仇的基石是他对凯瑟琳的爱。他的爱是那样热烈,那样骄阳似火,又是那样深沉,那样至死不渝。他为爱而生,为爱而逝。

二、关于凯瑟琳.恩肖的人物分析

初读时的第一印象感觉她特别像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中的黛西,当内莉问她为何爱着希思克利夫却要嫁给林敦时,她的回答都是关于外貌、金钱及地位的。但事实上她和黛西是截然不同的角色,黛西是享乐主义、物质主义者,而凯瑟琳选择嫁给林敦却是为了拯救希思克利夫。她深爱着他,所以想要利用林敦对她的爱来获得金钱、地位,将希思克利夫从地位低下的深渊中拯救出来,摆脱欺压与逼迫,但显然这样并不能达成目的。同样面对阶级社会的黑暗,希思克利夫选择了抗争,而凯瑟琳选择了屈服。

“我那么爱他,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,内莉,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。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,他的和我的是一样的。”

甚至临死前仍道:“我还是爱我的那一个,我永远爱他,他就在我的灵魂里。”

她不但没有拯救希思克利夫,反倒将他彻彻底底地拉上了复仇的道路。她的爱同样深沉,她和希思克利夫有着同样的灵魂,《最后的幽会》那章不禁让人潸然泪下。

.

究竟是什么让两个深爱的人最终落得这样的结局?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,贵族与富豪横行霸道,社会阶级观念根深蒂固,是这样一个金钱、身份至上的社会导致了他们的结局。人们在这样黑暗的社会中,人性被无情扭曲,思想逐渐趋于腐朽。

而恰恰是在这样的社会中,希思克利夫的奋起反抗则显得更加扣人心弦。他的复仇带着残忍、疯狂,又是如此愤怒而充满激情。他的复仇获得了胜利,可当他拥有一切以后,却无法开心起来。复仇无法将逝去的人们带回来,这一切的意义不过是还他自己一个公道。他深爱的凯瑟琳已经离去了,他又如何能够独活?我相信他内心深处仍旧存在着最初的善意和柔软的一面。

三、凯茜和哈里顿

凯茜和哈里顿是书中唯一得以终成眷属的一对一对伴侣,而他们的爱情也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。哈里顿是我在文学作品中喜欢的典型男性人物,这样的设定不论多少次都能够打动我,他和《傲慢与偏见》中的达西先生、《绿山墙的安妮》中的吉尔伯特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,主要是他们都愿意为了钟爱的人去做出改变,成为一个更好的人。

哈里顿因为受到希思克利夫的控制而目不识丁,举止粗野,同时地位低下,一开始小林敦还活着的时候我相信凯茜是不愿看他一眼的。她甚至嘲讽哈里顿,嘲笑他没有文化、见识短浅。哈里顿想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从而获得她的尊重,可他越是努力,凯茜对他的嘲讽便愈发肆意。凯茜无疑是带着偏见的,那个时代的阶级观念深入人心,她不由自主地就想要嘲讽地位地下的哈里顿。直到哈里顿的自尊心受挫,再也不愿读书时,凯茜才意识到自己做法的无理。于是,她也开始为了对方而改变了。她不再傲慢而瞧不起人,她开始教哈里顿学习。

“他们两人的心都向着同一个目标——一个是爱着,想要尊重对方,一个也是爱着,想要对方尊重——双方都尽心尽力,最后达到这个目标。”

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更加平等,所以才如此吸引人。终于,在希思克利夫离世后,两人走到了一起。他们的爱情象征着文明,突破传统的阶级观念,真正冲破黑暗社会罪恶的枷锁,是进一步的平等。

 《呼啸山庄》是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上的缩影和佳作。 

评论(5)

热度(53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